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同传、外企、实习生,”

 

你看到这三个词分别是什么想法?可以分别用5个字总结一下吗?因为不想让回答人被我们的关系和背景所影响,我发微信给了手机上最“陌生”的人——一个刚刚在机场认识的、环保节能企业的技术总监。

 

等他回复的这几分钟,我把我想象中的社会定义整理了一下:同传——高大上金领;外企——有钱途金领;实习生——劳动者蓝领。

 

以上着实是我去年刚毕业时的想法:同传社会地位最高,但是外企有上升空间,而实习不就是老板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想出来的幌子嘛,我再也不会做了。而过去这一年,我正是经历了由“同传”到“外企员工”再到“实习生”这些社会标签的转换。

 

一年后的我问自己,那些想法真的是我根据自己体验和感受后,结合自己喜好总结出来的吗?貌似并不是。

 

 

拿同传举例,它在出生的时候是下面这样的——

 

“同传”作为职业,始于1945年,设立在德国纽伦堡(Nuremberg的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二战法西斯战犯时,因为交替传译过于耗时耗力,首次尝试同声传译

 

那为什么我那时看到这词,想到的不是他原本的定义,而是主观且带有利益色彩的东西呢?因为社会偏见,在学术中叫做社会观念(social perception)。而现任耶鲁心理学教授的John Bargh2001年曾撰文说,观念输入和行为输出有直接关系。

 

社会观念从哪儿来?

 

以我个人理解,放到生活中,可以粗略分成媒体报道、影像传播、商业宣传以及身边人的灌输。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之前无数代人思想观念的累积;而一个刚刚出生的人,对这个世界上每个事物的认知都是零,其所产生的观念和偏见都是一点一滴被外界教出来的。

 

切入正题,我拿我所知的信息,针对同传的社会观念在Keynote上画了个草图。

(2015,姜雅玲) 

这条横轴描述了我被影响的过程。一开始接触同传时,我就没有关注其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轨迹,所吸收的第一印象就是:圈里“人少”,赚得“钱多”,英语好的“速来”。连同关键词30人、金领,这些是我和亲戚朋友提起同传,最常听到的字眼。

 

事实上,除了对英语的疯狂爱好,这第一印象也是我学习口笔译的部分原因:‘我英语那么好,干嘛不做金领?!这不就是乔布斯说的把点连成线吗?’

 

12年在意大利实习,第一次接触字幕翻译,到13年上海的口译培训班;从13年底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实习,到14年即将从巴斯毕业,同传的来历都没有进过我的脑子,这是多么愚蠢、令我自己羞愧而又情有可原的一件事。但这一能给口译们增加使命感的背景被忽视的原因是什么呢?

 

 

1410月从巴斯毕业,一个人来到上海,马上热血沸腾地开始投简历。第一个打回我电话的是展会的活。翻译公司的人说:我们会前要培训一下,下午有空来吗?我当时站在静安寺旁,看着对边金光闪闪的梵柱,觉得自己的前途和那柱子一样,发着金光。挂下电话就发微信告诉两个最好的朋友/同学,说,“我要去做展会啦!虽然给的钱不多…” 说的时候等待她们的鼓励,期待着一句“棒棒哒,加油!”。

 

“展会都是给大学生做的,一天才两百,你去了可别说你是巴斯的!”

 

“没毕业的人才做展会,站一天要累死的,钱又少。你可是巴斯毕业的,别去丢人。”

 

“哦还好有你们告诉我!”我暗自庆幸问了过来人,随即告诉翻译公司我不去了,还顿时觉得,翻译公司让我一个巴斯的去做展会,简直是欺负人嘛。

 

本以为这种‘被欺负’的感觉会随着时间消散,但并没有。之后几个月,无论是做在国际艺术节上给导演做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制片口译,还是去到核电站,去做投运前审核的的技术性随同口译,脑后都有个细小的声音和我说:“你一个巴斯的,不该做这个。你怎么没本事做同传?”

 

 

社会观念的浮躁给个人带来的也是浮躁的心理。

 

往回看,我看到了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实际差距:他们大多数都是一流学校的英语专业毕业,本科时候就开始接随同口译和展会的活,出国深造回来,人生往前迈了一步当然不愿意跨回来。

 

而我不一样,我一个英国本科拍电影想社会问题的人,缺少他们在国内4年的人生体验,怎能知道做展会是有多艰苦、多无聊、锻炼人?我说不定会觉得有趣、好玩、锻炼人呢?可我却因为别人一句话,放弃了这次人生体验的机会,是我自己的损失。

 

几个月后,我放弃“同传”身份加入外企进行新一轮体验,期间也做过不少思想挣扎。比如:放不下同传和巴斯的光环;一个人练习时总觉得自己水平差,和别人一起练时又紧张;隐约觉得翻译工作戳不到我个人‘痛点’的同时,不确定自己动摇的原因是没有兴趣还是能力不够。

 

同传是这样。同样,外企和实习有那么多种,公司大小、行业、职能、上级性格、沟通障碍、误解等等都能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如果把自己当“过来人”,把自以为精辟,实则饱含偏见(注:此为中性词)的经验告诉向你求教的社会新鲜人,对这人说:“做金融好”,“做同传好”,“进外企稳定”,“工作都是无聊的,这真的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未来方向吗?

 

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对个人来说本身就是个大坎儿——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能得到满足的工作不容易。像我一样刚毕业的学生、社会新鲜人,想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能帮助我们成长的东西,但如果接触到的只是由浮躁的媒体标题和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引导的社会观念,那最后我们也只会变成“向生活低头的人”,等我们老了,再去用自己曾经的不如意和负面心理影响下一代的判断。

 

 

要尽可能减少社会观念对集体和个体的影响,我们需要一起行动。分5个不同角度,我先提出粗糙的解决方案,待各位将其磨圆滑:

 

1) 我自己?现阶段,把随同和交替传译做好,并通过写专栏、记者工作和组织活动提升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2)公司领导层/HR?英国社会对实习有种表达叫做‘work experience(工作体验),广泛应用于文科及工科的工作,让没有经验的学生体验一下工作流程、环境和节奏。如果有软条件非常好的毕业生来面试,拒绝他/她之前,可以问一下这人愿不愿意来公司做个两周左右的短期实习,岂不是更能看到应聘者的诚心?况且,如果能和人才保持师与友的良性关系,他们多年后创业,你的公司会在商场上多拥有一个伙伴,而不是敌人。

 

3)被请教?如果有人向你请教工作,或向你请教人生方向,不管你的社会经验比他/她多几个月还是几十年,都请用中性的学术语句介绍他/她向你咨询的范畴,积极引用当下行业宏观或微观数据,并鼓励此人亲身去体验。

 

4)毕业生?如果你想忽略社会观念的影响,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就要先弄清楚脑海中想法的源头。它从哪儿来?是从媒体报道上看来的吗?是从家人朋友口中听来的吗?如果是前者,它的根据和数据在哪里?如果是后者,你可以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是不是因为他们口中 ‘无聊’ 的工作和这些人兴趣不相符?

 

5)学口译?请不要被前文中传递的‘偏见’影响。我可以说说学口笔译给我个人带来的好处。我在进巴斯前,是个极少做公众演讲、不知道社会怎么运作、说中文时一句话能带三个“那个”的即将成为海带的懵懂少年。但是在巴斯学习口笔译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她让我接触到了各高精尖行业的前沿信息、重塑了我对学习的爱好、教会我得体的仪容言行方式、带我去联合国见了 ‘世面’、让我认识一群能终生互相学习的优秀口译人。请你按需截取有用信息。

 

在严肃文风即将变软文的焦急时刻,我决定就此打住。

 

文章写了两天,总监的微信已经发来很久。在我们闲聊的十几分钟里,我猜出他之前当过兵,也看出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情怀——做环保节能材料。

 

他回复的内容是:“语言的天赋,域外的积累,梦想着实现。”你看,他并没有长篇大论地来说教,而是用简短对账的话语来鼓励一个毕业生,说明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

英文公众号:Lettersfromyaling

 

如想转载,请转全文,那是对你的平台读者最大的尊重。当然如果能善良地提一下姜雅玲和财新博客就更好了,谢谢你积极帮我宣传呀。

话题:



0

推荐

姜雅玲

姜雅玲

1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姜雅玲,苏州人,现为奢侈品时尚行业媒体 Jing Daily 驻纽约记者。曾在金融时报和道琼斯集团工作。从 14 年起为财新雅趣撰写专栏入行,关于文化和商业的双语稿件曾发表于《快公司中国》、《南方人物周刊》、Barrons、Sixth Tone 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与英国巴斯大学口笔译专业。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