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之前每次和别人说到我在英国上学,接下来一句自带有破冰功能的话就是:“你欧洲都玩遍了吗?”

 

“没有啊,”我不屑一顾地说,“就深度地去了几个地方。”心想,根本不用像暴饮暴食一般地去欧洲走马观花呀,以后总有机会去的。

 

那时从英格兰西南部望眼欧洲大陆:从伦敦乘火车到爱丁堡5小时,坐飞机去阿姆斯特丹1小时、巴黎2小时、米兰4小时当这些小时候只存在于幻想中的异域变得近在咫尺,去意大利法国就像从上海回张家港一样方便,仿佛也就没这么稀罕了。

 

(来源:Omakoa.com)

曾听一捷克同学说,欧洲各国的首都其实都长得差不多,也没什么好去的。没看过什么历史书的我,当时还像被前人点醒一样,恍然大悟回答:“哦,是吗?”

 

但回到中国一段时间后,后来发现这欧洲人民的世界观,作为中国人其实是不配拥有的——欧洲顿时又变得神秘遥远,无论是从那里来的人,还是美食,在这里都是异域的代名词。一个原因,可能是外交上的限制——中国国民不能想走就走——这周想去伦敦看个朋友马上就能去,还要起码提前几周办签证。碰上行程和工作安排对不上号,得,又黄了;另一个可能源于铺天盖地的进口产品的广告,比如说Marks and Spencer玛莎百货的食品套餐会用大字标明:面团由伦敦制造;Costa咖啡会说:咖啡豆在伦敦烘培,这些进口标示给人带来了心理暗示,产品能远渡重洋进来中国不容易,某一程度上又加深了与外界的距离感。

 

欧洲中心论(Eurocentrism)和中国中心论(Sinocentrism)是人文科学领域的两种狭义世界观,前者只从欧洲角度看世界、后者只从中国角度看世界(当然这并不是具体学术解释),都隶属于偏见,原来通过旅游这件事,都被我体验过了呀!

 

除了转换地域带来的穿越,还有一种的形式是切换角度。

 

记得大二时,一个教“日常社会学(Everyday Sociology)”的法国讲师曾在课上说:“旅游带给一个人的奇妙感觉其实都是臆想。你在旅游时惊讶的那些美景、美食其实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你们看到的是一样的东西,但当地人早就习以为常了。”

 

你走在“浪漫”的巴黎街头,为埃菲尔铁塔的“雄伟”所赞叹时,可曾换角度想过:这在当地人眼里就像上海人看东方明珠一样,可能只是个游客聚集的地方。旅行代表的刺激、日常代表的无聊,原来两者之间这么容易切换,之前怎么没想过?如果说到改变人生的课的话,这就是了。

 

自从上了这节课,每次去旅游总会把自己臆想作当地人。比如说在佛罗伦萨,我会想:这条是我从小就一直经过的街道啊、这是我和朋友一直去的酒吧/冰淇淋店、我每周五都去Apertivo什么的,最后最能显示你是当地人的:前面这群游客真烦人。说实话,偶尔换位思考一下挺有趣,长时间陷入这种思想则会让旅行的意义大打折扣——每样东西都习以为常了,那还真和不出家门没区别。

 

如今想想,我的世界观有这穿越来穿越去的过程,也是好事。同时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通过留学接触到这么多元背景的人和思想,我还有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吗?也许不。

 

出国的年轻人,会通过另一种语言了解或向别人叙述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自己家乡的特别。从小一直觉得自己生活在三线城市的我,出去后才开始真正为张家港感到自豪;同时对一、二、三线的概念也弱化了——不都是中国人吗?这种只会加重地域歧视的分类早该从大众口语辞典消失了。这,便是穿越的另一种世界观。

 

英文公众号:Lettersfromyaling

话题:



0

推荐

姜雅玲

姜雅玲

1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姜雅玲,苏州人,现为奢侈品时尚行业媒体 Jing Daily 驻纽约记者。曾在金融时报和道琼斯集团工作。从 14 年起为财新雅趣撰写专栏入行,关于文化和商业的双语稿件曾发表于《快公司中国》、《南方人物周刊》、Barrons、Sixth Tone 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与英国巴斯大学口笔译专业。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