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闻小白外参】系列第二篇(每月更新)关注的是腾讯旗下媒体交流平台全媒派(ID: quanmeipai)在年末发起的一周读者辩论活动。从新闻到社交媒体、从文字到影像,全媒派为泛传媒行业爱好者/从业者提供了全方面的交流平台。下期,我想聊聊中国这些由科技公司创建的新闻实验室,这期,先带大家看看全媒派提供的一些年度话题,并附上我的真实评论 —— 你会选择哪一边呢?

 

 

2017.12.16 江歌案真相再陷“罗生门”讨论了自媒体、大 V 在传播中的作用。他们起到的积极作用多,还是消极作用多呢?

 

 

江歌案引起了中国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Source: BBC)

 

用得好,就有很多积极作用。因为:1. 受众面广,自媒体和大 V 辐射微信 9.38 亿和微博 3.76 亿用户;2. 因平台提供的便捷性,它们对新闻时事的反应速度比大众媒体更快;3. 引发公众对社会议题和道德的讨论 — 这是中国正缺少的不是吗?我个人没有很深入研究江歌案,但就“红黄蓝”事件看来,提高了很多人对“儿童性侵”、“幼师资质”、“社会阶层与平等”等议题的意识。

 

像自媒体和大 V 这样的市民新闻(非新闻从业人员参与收集、整理、报道新闻事件)虽然赋权给了民众,但: 1. 他们不是从业人员,很少人有新闻道德的意识;也因为没有专业培训,他们不会在意事实审核这个过程,不会在意语言措辞不偏激这个考量;2. 大众对信息来源的选择,也对新闻行业和其从业人员造成了职业冲击——大家都看自媒体了,大众媒体给谁看呢?记者看到自媒体赚钱还想好好做记者吗?

 

 

2017.12.17  “《至爱梵高》让文艺青年集体朝圣:高冷艺术片到底如何造梦?”讨论了艺术片的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Source: The Inspiration Room)

 

宣传最重要。试问多少人是因为它的幕后纪录片,以及“耗时7年,动用了125个画师,由 65000 幅油画构成”所描绘的“众人拾柴高”景象感动?艺术片吸引的观众较小众,但它的宣传形式决定了大众是否会为它买单,给众多非梵高“脑残粉”的普通观众一个走进电影院贡献票房的理由。

 

 

2017.12.18 《10 年后真想能跑赢假新闻吗?》讨论了大家对未来网络环境信息的期待。

 

什么才是“假新闻”?是谎报人去世?还是 Trump 口中的 CNN? 首先对它的定义就需要一个中立的声音。

 

 而我觉得:所谓真相和假新闻背后,首先有网络环境两极化分化的问题。

 

这种分化只会越来越严重,除非大众媒体有意介入,让光谱两端的人们产生更多平等对话。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结果让自由派精英们认识到 echo chamber 的存在,以及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单薄。但光谱右端的人们(比如说 Trump 支持者)是否会在意这些呢?他们可能只会庆祝自己的胜利,并把分化现象当作证据来指正精英媒体们。最近看到 The Guardian 就出了一个很棒的板块:Burst Your Bubble,每周给他们的读者带来保守党媒体的观点。要让民众学会分辨真假新闻,首先要让他们听到对方的声音,才不会妖魔化不同的观点。

 

 

2017.12.19 《超高性价比运营技巧揭秘》讨论了媒体在大众传播诱惑前是否该坚守主权底线。

 

如果你的目标读者就是大众,那么你用的“套路”和分众传播理论并不矛盾。借鉴市场营销的“套路”,在思考怎么推广产品和服务时,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所谓的 Target Audience,接着做用户画像、想用户情景和他们的痛点痒点以及需求,并回答“读者为什么要看你的内容”“他们能获取什么”等问题。数字时代的 Audience engagement 不只关于传播学,传播学人和媒体从业人士也不该死守着自己学科的一套理论,而是应该跨学科思考(包括 marketing, computer science 等),才能真正把握趋势,而不是被同行带着跑。

 

 

2017.12.20 “当我们在谈论《芳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讨论了影视作品该尊重导演,还是原著?

 

 

《芳华》导演冯小刚在新闻发布会上(Source: Sohu)

 

应该给导演自由发挥的权利。首先,文字和影像是两种艺术表达方法;作者和导演是精神独立的艺术工作者。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两个语境的差别。同时,原著翻拍电影的过程也一定是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从现实角度来讲,导演无论是在修改剧本、实拍、剪辑时一定少不了原作者的参谋,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并不是他硬要违背原著本意、一意孤行的结果。

 

我还想提出,观众参与辩论和提出意见也是重要的,并不“残忍”,就像科学进步的原因是后浪不断把前浪打在沙滩上,艺术创作的进步需要辩论、探讨和实验。

 

 

2017.12.21 《“新闻实验室成顶级媒体标配,各家智库如何为内容产品注入时代生命力?》讨论了技术创新和内容的平衡。

 

 

一定是内容本质,同时,大家往往忽略的是如何让新闻道德标准跟上科技发展。

 

可以说,新闻界对”内容“还是”科技“重要这个问题,普遍已倾向前者,像 VR、AR、AI 等科技带来了发掘、讲述和呈现故事的可能性,但没有个好故事,科技只是花瓶。

 

个人也觉得,国内外的媒体人和大众,对新闻道德的讨论还不够,或者说还不够深。比如,在今年 Google News Lab 和 AP 发布的关于沉浸式叙事的最新报告里,笔者往往会起一个话头,点出新闻道德的重要性,但也只是一带而过。我查到的唯一一个线上公开的座谈会是今年 6 月在哥大举行的 ”What are the ethics of using AI for journalism?”(全媒派也许可以借鉴这个形式), 请到了 Tow、Brown Institute、Quartz 还有一些技术背景的科学家来深挖这个论题。

 

VR、AR、AI、无人飞行机和新闻道德怎么有关了?这往往要牵扯到个人隐私、个人数据和”沉浸式“该有多沉浸等话题,假设:如果 VR 发展到 have sex 和杀人都感觉像真的一样,应用在新闻叙事中的准则在哪里?如果科技公司旗下的新闻媒体知道你的个人喜好和网络浏览历史,它应该用这些个人数据来给你推送你偏好的内容吗?

 

 

2017.12.22 《事实核查组合拳出击,能否帮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讨论了人造错误和技术纠错谁能跑得更快?

 

《纽约时报》2017 年宣传广告

 

这也许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个人认为,起码在当前 AI 尚未盛行的年代,人造错误往往早于纠错技术之前;技术开发是基于人造错误的分析。总而言之,没有特定类型的错误,也没有需求开发那一类型的技术。而人类行为不像机器可以预测,节奏上来说应该是先有错误再有解决方法。(完)

 

 

 

 

 

话题:



0

推荐

姜雅玲

姜雅玲

17篇文章 5年前更新

姜雅玲,苏州人,现为奢侈品时尚行业媒体 Jing Daily 驻纽约记者。曾在金融时报和道琼斯集团工作。从 14 年起为财新雅趣撰写专栏入行,关于文化和商业的双语稿件曾发表于《快公司中国》、《南方人物周刊》、Barrons、Sixth Tone 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与英国巴斯大学口笔译专业。

文章